道果1.rar修心远离四种执著的引导文————奥义之钥匙 何智如空遍照皆所知, 悲如月光众生顶庄严, 如宝事业满愿之宝藏, 释迦狮子赐众生妙善。
三时诸佛慧集文殊尊, 承许救度三界观世音, 引导浊世化生萨迦巴, 难言称呼足下敬顶礼。
前世积福得于修法身, 任运财供教与持教者, 回答善慧再问之问题, 宣说大乘不共之教授。
虽然所有宇宙的人没有敦请,但具有善待所有宇宙之心的乃是真实圆满的佛陀。他以符合众生的根器而宣讲的一切法蕴,包含在般若密乘和金刚乘两种里面。 般若密乘也分为两种 一 在经典里解说为主的实修部分 二 口诀要点的实修部分 一 按照经典里解说为主的话,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般若经的内容以八种现观之次第来宣说,(1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2圆满证一切相加行,至顶加行,渐次加行,一刹那现证菩提加行,3法身果。)在《经庄严论》里大乘各种经典的密意,种性和对法 胜解信等宣说道的次第。“种性胜解法, 如实以发心,实修布施等,成熟诸众生。”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宣说所修善趣和定胜(永久安乐)两种,能修信心和智慧两种来成办道的次第。 圣天论师以断除四种颠倒(常、乐、我、净)的佛陀作为目标,连根断除圆满菩萨行的障碍烦恼。让他变成空性的根器,宣讲正行空性甘露般的道次第。 寂天菩萨宣说八暇十圆满的人身上,修行菩萨行为的本质六度以及清静的发愿而连接成就佛果的道次第。 阿底夏尊者 以断除此生的贪着,仅仅寻求来生为目的是下士道的行者。放弃轮回的安乐果报,仅仅成办解脱的是中士道的行者。为了有情众生而实修佛果是上士道的行者等宣讲三士道次第。 月称论师 凡夫的时候实修悲心和菩提心、无二的心,得到圣者地以后十度来运行十地。 成办三身的所有道次第虽然是大乘经藏的密意,大德们无误解释的殊胜善道。只是修学经典的人才能了知。 二 此内容以口诀的要义来实修的部分虽然有很多,但主要的是金洲上师传授给阿底夏尊者的和文殊菩萨传授给萨迦巴的有两种。 (一)(1)通过人身难得,死亡无常,业因果,轮回之过患等四种来成办菩提心的所依。 (2)加行时长久观修慈悲心,然后正行时候主要观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到了时机亦观修胜义菩提心. (3)道的分支违缘转为菩萨的道路. 一生的实修结合来宣扬,修养的标准,修心的誓言,修心的学处等这些实修部分付出虽然少,但进行的速度快,因此这个是一条殊胜的道路。 此殊胜之道路阿底夏在西藏只传过格西忠顿巴,格西也除了三同门(噶当派博朵瓦、金厄瓦、普穹瓦)以外没有传授过任何人。 后来特别兴盛,在雪域是日月一般称号的修行之大道。实修方法就参考于佛子曲宗父子和旋努嘉桥菩萨等著的论典。 当前怙主文殊菩萨传给萨迦巴的实修要义虽然跟之前的相同,但是意义的部分和内容的次第,胜于其他的。 喇嘛萨迦巴贡嘎宁波十二岁的时候,实修文殊菩萨,经过六个月的实修后,修成文殊本尊,实现在他面前,传讲此法。 “若执著此生 则非修行者,若执著轮回 则非出离心, 若执著己目的 则非菩提心,若执著已生起 则非是正见。” 如此所说之中包含了波罗密乘的所有实修部分。一 此内容是远离此生的贪着令心进入佛法, 二 远离轮回的贪着令法进入修道,三 远离贪着自己的目的令道消除幻想,四 远离四边之贪着令幻觉显现成智慧等四种。 一 若执着此生 则非修行者 前行人身难得, 正行死亡无常,道的分支观修因果等分三。 (一) 观修人身难得 坐在安乐的垫子上多次的皈依上师与三宝,然后祈请愿自心纳入佛法等四种。 “我与虚空一切诸有情, 从今直至证得菩提间, 皈依十方三世诸如来。 身语意等功德与事业, 八万四千法门之根源, 一切神圣僧众之共主。” “顶礼皈依上师最胜尊, 佛法僧伽无上三宝尊, 祈请由汝加持赐予我, 以及一切有情身口意, 加持我心趋向于正法, 加持正法受持于正道, 加持消除道上之幻相, 加持幻相升现为法界, 加持破斥非法诸分别, 加持生起慈心与悲心, 加持娴熟二种菩提心, 加持速速得证正觉果。” 为了一切有情而成佛的发心后,然后如此思维,此暇满之人身的本质来看八暇和十圆满难得。 由于因的方面来讲需要实修善业,而此心相续中善业极少的缘故而难得。 以数量的方面来看本身六道轮回中下等生命的数量万千倍于上等生命的数量,如同夏天的一个水坑和一颗树上的生命的数量,多过南瞻部洲的所有人。所以人身级难得。 通过比喻来看在墙上洒豌豆很难附在上面,(也有这样的比喻)或者风飘动的大海,海上的木扼孔里乌龟的颈很难进入一样,人身更加难得,所以得到一次人身时无论怎样都不浪费,而成办来生有益的事,以这样来观修。 (二) 观修死亡无常是 皈依发心如前一样思维。 没有任何一个人出生后不死的,所以一定会死亡,谁也没有把握何时死,死亡的缘多,生存的条件特别少,因此一定会死亡。一旦死期到了无论药物和福寿法事等任何亦无法延长生命。所以对死亡没有任何办法。 死后除了佛法外生活和受用什么也不跟随,因此应这样来观修而远离对此生的执着。 这个是心进入法的主要方法,所以我现在吃好的、穿好的衣物、具有众多眷属的时候,应该这样观想总有一天远离这一切,要独自上路,所以应远离此生对事业的执着。 (三) 观修因果 如前面一样皈依发心后这样观想,虽然已得暇满之难得的人身,但是也是无常,所以死之前断除所有的恶业,尽力实修善业。因为造十恶业的异熟果出生在三恶道。 等流果当中的受等流果是杀生的缘故短命,偷盗的缘故失去财物等果报。 用等流果是串习了任何恶业后,又想做恶。此果报亦堕恶趣等缘故没有机会解脱,士用果的果报出生在有臭气和灰尘扬起之地,所以一定要断除恶业。 同样的十善业的异熟果出生在善趣,等流果当中的受等流果断除杀生的缘故长寿等果报。 用等流果种种的善业想做。士用果出生在有香气的地方等果报,所以想一定要实修善业。尤其是知道业果的取舍后,实践是很重要的。 二 若执著轮回 则非出离心 远离轮回的执着后,法要入道是了知三界轮回的过患。在此皈依发心如前。 此三界轮回是没有超越痛苦的自性。(地狱)因为热地狱之众生被火烧,被武器切割身体等痛苦,寒地狱的众生极为寒冷的缘故肉和骨头都分裂等痛苦。近边地狱之众生住在热灰炕等痛苦。(火炕地狱,腐尸泥地狱,刃道地狱,灰河地狱。) 如果这些痛苦现在落在自己的身上,少许也无法忍受。 (恶鬼)饿鬼道众生饥饿和口渴冷热劳累恐惧等有可怕的痛苦。 (畜生)生于海中的畜生相互当做食物来吃,分散的饿鬼有奴役等可怕的痛苦。(人)人也有高贵变成低贱的,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等这些痛苦都是现实目睹的。 (天)欲界天也面临死亡的预兆和近死亡预兆时,比地狱道身体的痛苦还有内心的痛苦强大。色界和无色界的天虽然没有现实的痛苦,但总有一天堕落在恶趣,要受所有的痛苦,所以三界轮回没有超越痛苦的自性。 因此要想舍离全部轮回证得解脱之果位。这以上若依三士道次第就圆满了下士和中士道。按照金洲论师的教法就圆满了前行之基础四法。 三 若执著己目的则非菩提心, 为了远离自己目的执著后消除道之迷乱,此分为三种,(一)观修慈心、(二)悲心、(三)菩提心。 (一)观修慈心 不应该独自一人解脱轮回的痛苦,因为三界一切有情都无数次做过我的大恩父母。 尤其是我今生的母亲,首先她怀我于胎中,出生后我就像一只脆弱的小虫,她让我生命成活。然后用衣食来抚养。我回忆母亲所有的恩情,她是我的恩人,所以想要让她得到安乐。 然后其他的亲戚和,伤害我的所有敌人,在三恶道受苦的所有众生亦无始以来做过多次母亲,所以要回忆她们的恩情,令他们得到安乐的慈心在自己的相续中直到生起间观修。 (二)观修悲心 回忆亲生母亲的所有恩情后,应该这样观修,应该让大恩母亲远离痛苦,但现在她处于痛苦的境地,所以对她生起怜悯之心,愿母亲远离痛苦,安置于无痛苦之中。 对所有的众生亦做忆念他们的恩德,然后观修愿他们远离痛苦之悲心。若于相续中无法生起慈悲两种就无法生起真实的菩提心,所以大乘诸法的根本是慈心和悲。要努力观修此两种心是极其重要。 (三)观修菩提心 分三种,(1)愿菩提心、(2)自他平等菩提心、(3)自他交换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本来应该让三界轮回的大恩父母,拥有安乐和远离痛苦,但是现在自己没有这个力量。不但是我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连世间中最大的梵天和玉皇大帝,以及出世间的声闻和缘觉都没有这种能力。 唯一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才有。因此应该这样观修,为了一切有情而证得佛陀的果位,然后大恩的父母众救度轮回大海之中。 对成佛的因来说这个是不可缺少的,若有这个发心实修任何善业都变成成佛之因,因此在所有大乘经藏里有诸多赞叹。 (2)自他平等菩提心、 观修自他平等, 我想得到安乐一样,一切有情也不例外,所以如同成办自己的安乐一般亦应该要成办一切有情的安乐。我不想要痛苦一样一切有情也不想要痛苦,所以遣除自己的痛苦一样也应该观修遣除一切有情的痛苦。 (3)自他交换菩提心 观想自己的亲生母亲在自己前面,母亲对我恩重如山,但她任处在痛苦的境地中很可怜。 应该这样来观修,把母亲的痛苦和痛苦的因,她所有的恶成熟于我自己的身上,由我来替受。我的一切安乐和善成熟在母亲的身上,愿母亲成就佛果。 如同这样观修所有的亲戚和所见所闻的一切有情,伤害我的所有敌人和,三恶道等痛苦的一切有情,一个一个来观想,最后一切有情的痛苦都聚在我身上,我的安乐和善,众生暂时想要的所有受用亦成了究竟成佛的因。 此乃是大乘修行的精华,三世诸佛的密词,所以如此观修的原因,和令他了知的教言,观修方法中的消除疑难等这些,虽然都需要讲,但由于词汇量太多的缘故没有广说。 从愿菩提心至此之间,都必需要观修如前所讲的前行部分的皈依和发心,在这个之上观修上师瑜伽很好。所有观修的正座后,回向和发愿来做结束,另外行住坐卧中也做回想。 四 若执着已生起则非是正见 远离四边的执着后,迷乱显现成智慧,是其他口诀派观点,主要分为两种,寂止和胜观。胜观分为观想人无我和法无我等很多。自派分为三种观想,1在入定时的显现立为心,2心立为幻术,3幻术的自性立为空。在后得具备无贪着如梦幻的实修时,如果不依靠上师的口诀,随意观想就很容易混乱,仅靠文字也无法了知,所以在此没有广说。 然而修暂时有利的任何善业时,在自己心里不能生起我是行善者,此善业是我做的,这种骄傲自满的心不可以生起。但为了劝告他人行善而自己没有骄傲的情况下,可以宣说我做了如此的善业,这种说法就没有过患。 因此实修善业的根本,和暂时造作世间法的时候,若能回忆这是幻术或梦,那么就变成了悟见解的因,所以谨记这些是非常重要。 在这里有四种道次第,一 修来生的缘故,叫做心入法。二 断除轮回实修解脱道的缘故,叫做法入道。 三 断除小乘的发心进入大乘的缘故,叫做道消除迷乱。 四 断除一切边执的戏论后进入本性的缘故,叫迷乱显现智慧。 修持如此的主要道,暂时的行为,利用身体来做顶礼和转经,利用口来赞叹佛与菩萨,诵甚深的经典。利用意念来观修慈心悲心菩提心。利用自己的财物来供养三宝,利养僧众等,若以清净的发愿来结合,就一定会得到无过具德的圆满佛陀果位。 再以简要的偈颂如下: 修法之身极难得, 自性无常易失去, 正悟善恶之取舍, 谨慎接受次第一。 无边轮回苦海中, 看见众生鲸口中, 寻找涅槃之陆地, 生起出离次第二。
量等虚空之众生, 做我父母应念恩, 慈心悲心菩提心, 成办利他次第三。
如是显现皆是心, 因缘聚集如幻术, 了悟幻术之离戏, 观修本性次第四。
随时供养三宝尊, 次第断除一切恶, 布施满足贫困者, 三轮清净做回向,
定成暂时究竟事, 此摄大乘之要义, 酬谢佛教之施主, 利益之心做供养, 愿修成就一切事。 对于神圣的教法具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执持法教的大德们的施主,在家菩萨绕罗多吉的请求,他愿得到修行有利的教授,因此释迦比丘索朗僧格于昂宿月上弦初三在多康殊胜隐居之地著, 业果之要义随着经典教言的此论做供养。芒噶朗,巴问德,善哉!泽仁扎西堪布翻译。 |